可借 1 冊
內容簡介
石雕藝術家張國根畢業於本校美術系,1962年戰地金門出生,10歲起隨父親學習石雕。張國根在半封閉的烽火前線下成長,對生命價值培養出獨特的認知。年少即涉略文學、哲學、天文、易理,養成深思冥想,爾後再入文大美術系,接受正式學院派的專業訓練。畢業後投入石雕創作至今已25年,致力於東方哲思與石雕的融合,在作品形式上,御繁複而至簡約,表現出兼具傳統工藝手法與學院人文藝術的獨立風格。
在創作手法上,有別於其他雕塑創作者,張國根採用高難度的直接雕塑法,不畫草圖、不做模型,對著一塊岩石構思完畢,直接開鑿、刻磨,配合石材應有的肌理、量感,在具象的形體上,以超脫所見寫實昇華後的完型寫實,賦于作品新生命。
張國根表示,畢業至今為生活東奔西走,所幸能靜坐思慮,沈澱情緒致力創作,全賴於草山之陽的小工作室,二十多年如一日。此次藉由一年一次個展,激勵創作動力,創作題材多集擷自生活中點點滴滴,從一本詩集古籍、一則影片中的世界奇珍、鄰家的竉物、自己養的貓……。
在張國根的石雕創作生命裡,除了投入相當的智力、體力,為了堅持理想,更需要無比的毅力,從磨礪中求昇華,從石塵、汗水中體會創作的真趣,並將深邃的道理,簡化成生活中的舉手投足,平凡處見雋永。
章節
- 簡歷(p.3)
- 創作闡述(p.4)
- 中國節氣系列《驚蟄.春分》(p.10)
- 中國節氣系列《立夏.小滿》(p.18)
- 楚地吟哦系列《天頌》(p.24)
- 楚地吟哦系列《雲騰》(p.30)
- 楚地吟哦系列《湘曲》(p.36)
- 楚地吟哦系列《水賦》(p.43)
- 詩人遺韻系列《不周傳說》(p.46)
- 詩人遺韻系列《金聲》(p.52)
- 詩人遺韻系列《岩魂》(p.56)
- 城市雕塑系列.石雕公共藝術《方圓》(p.62)
- 城市雕塑系列.石雕公共藝術《海疆風峙》(p.64)
- 城市雕塑系列.石雕公共藝術《金門日軍強徵金門馬伕殉難紀念碑》(p.66)
- 城市雕塑系列.石雕公共藝術《鋒系列》(p.69)
- 城市雕塑系列.石雕公共藝術《斯土系列》(p.71)
- 草山紀石.張國根原創石雕輯(p.73)